学院首页 办公系统 邮件系统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
优秀学子

优秀毕业生
大赛获奖

当前位置: 首页>优秀学子>优秀毕业生>正文

刘建华(2016级园林技术专业(“3+2 ”对口贯通分段培养))
2025-10-23 17:06  

刘建华,女,潍坊诸城人, 农林科技学院 2016 级园林技 术专业( “3+2 ”对口贯通分段培养)2 班学生,2019 年潍 坊市优秀毕业生。在潍坊职业 学院就读期间,老师们的谆谆 教诲、以身作则,在她心里埋 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,要为中 国农业的发展贡献一份绵薄 之力。作为涉农专业的学生,她深刻地认识到:“强国必先强农,农强方能国强 ”。2022 年,与农学专业打交道的第六年,刘建华进入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深造,在学院设立的科技小院专项继续耕读。她深知,如果科研活动范围局限于学校,不开展调查研究,则很难做出对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有推进意义的事情。于是,在研究生入学之初,在导师的全力支持下,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到云南的花卉科技小院,到祖国的最南边,去驻扎、去奉献。

小院 虽小,却大有作为

在田间地头读研,把论文写在大地上,把成果留在农民家……最近,科技小院频频成 为热点,走进越来越多的人的视野。科技小院是集人才培养、科技创新、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,农业专业研究生长期驻扎农业生产一线,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,重点研究解决农业农村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。

“科技小院拆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、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墙、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墙、 教与学之间的墙,架起了学校与乡村之间的桥、师生与群众之间的桥、问题与办法之间的 桥、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。 ” 自 2009 年中国农大在曲周白寨建立起第一个科技小院后, 科技小院经历了 1.0 版的精准帮扶模式、2.0 版的产业扶贫模式,正在向 3.0 版的乡村振 兴模式升级。刘建华所驻扎的花卉科技小院介于 2.0 与 3.0 之间,以服务三农为着力点, 推动产业升级,推动云南花卉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、实现产业振兴的同时助力全方位的乡 村振兴。

遇见云花 邂逅彩虹

刘建华在驻扎科技小院的 1 年中,开展了科学研究、技术推广、农民培训、田间课堂、 志愿活动等工作。积极参与课题研究,在生产一线及时发现、解决问题,在创新创业比赛 中屡获优异成绩,获得 2022 年度全国科技小院“优秀宣传奖 ”,多次荣获中国农业大学 奖学金及“优秀学生干部 ”荣誉称号。

作为科技小院院长,她带领同学们积极开展小院工作,深入田间地头,在生产实践中 摸爬滚打,做调研、试验和农技推广。看到农户对她工作的认可,她认识到了自身的价值,立志以饱满的热情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服务乡村振兴事业,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。她 将继续秉持“ 自找苦吃 ”的精神,将课堂学习和生产一线紧密结合起来,着力于推动切花 月季产业的发展,为我国切花月季全产业链发展探索新出路,为提升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 力做出贡献。

星火燎原,点亮“希望的田野

今年的五四青年节,对于全体农学生而言意义非凡。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科技小院的回信中提出殷切期望,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、脚踏实地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。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无疑给她打了一针强心剂,往日诸多的不被理解,工作上的不如意统统消解。作为一名科技小院的研究生,做好科研本身的同时,最重要的是要把技术、成果传播出去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,要让更多的花农掌握栽培技术,而不是盲目种植。在周边区域调研时,她也切实地感受到过农户的不信任、不理解,但是她没有气馁过,想到师兄师姐们在面对困难时的坚守和拼搏,内心就充满了力量。经过一线的锻炼,她的业务能力和应变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。农村迫切需要农大学生,农大学生同样也离不开农村,要扎根农村,到田间去、到群众中去。

在之后的学习、工作、生活中,刘建华会时时刻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,将课堂学习和生产一线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,紧紧跟随党的脚步,以赤诚之心,将个人专业发展和国家需求紧密结合,扎根于乡村振兴的土壤,为国家的农业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。


已是首条
下一条:王慧香(2022级园艺技术专业)
关闭窗口

电话:0536-3083313

邮政编码:262737

地址:山东省潍坊市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教创新园区海安路06588号

Copyright©2021 潍坊职业学院-农林科技学院